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安全、运行环境、运维服务作支撑,以标准规范体系、指标评价体系为依托,综合运用网络及信息技术,对行政边界监测、水源地监测、取水口监测、排污口监测、水生态监测、地下水监测、水雨情监测、灌区监测、实验室检测、应急监测等实行信息化管理,实现水资源信息自动感知,为实行“总量控制,定额管理”提供支撑。通过与软硬件平台结合,建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、水资源业务管理系统、水资源调配决策支持系统、水资源应急指挥支持系统、水资源纳污防控支持系统,并形成对内业务管理和对公众信息发布及业务办理的门户,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、高效利用和科学保护,实现社会 -经济 -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
行政边界断面监测
● 开展行政边界监测断面的水量水质监测工作,是建立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用水总量和水质保护控制指标体系的基础。通过跨界河流水量水质监测,能实现对各被考核行政区取用水总量和水质保护的有效监督。
● 系统以自主开发的先进自动仪器为核心,结合智能控制、无线通讯等技术,可实现行政边界断面的水量、水质实时自动监测、远程预警。
水源地监测
●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,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水源的安全保障,提高供水水源保证率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。而农村需要重点监测饮用水高氟、高砷、苦咸、污染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水源水质。
● 系统实现对饮用水源水质进行连续监测,捕捉水质变动趋势,并对污染事件进行实时报警。
取水口监测
● 对取水口进行在线监测有助于掌握本区域水资源使用情况、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力度,实现对水资源精细化管理。
● 系统通过测控终端采集电磁流量计、远传水表、超声波流量计等各种计量仪表测量到的实时取水量数据,利用无线传输到监控中心服务器,实现取水在线监测。
排污口监测
● 实施排污口监测,可以更全面的掌握排污口排入水域的污水总量、污染物种类、数量和浓度状况,有利于建立水功能区监测监视预警网络,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。
● 系统利用自主开发的先进的污染源水质监测仪器,结合独特的废水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、系统智能化技术、无线通信技术,实现排污口水质的实时、准确、全面的监测。
地下水监测
●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基础,为水利建设规划、抗旱除涝、治沙治碱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。
● 系统对地下水超采区的地下水位、水质进行实时自动监测,有效解决人工观测精度不高、时效性差等问题,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灌区监测
● 灌区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,可保证灌区水文数据的可靠性、准确度与及时性,提高灌区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益;通过对水情信息(水位、雨量、闸位)自动监测可进行正确调度决策,达到提高水的利用率,实现科学用水、节约用水。
● 系统实现对灌区基础信息(行政区划、社会经济、渠道、泵站、水闸等)的管理,对灌区实时水位、雨量、蒸发、墒情的自动采集,对水闸的自动控制与视频监视,对灌区取用水的计量和水费征收。
水生态监测
● 水生态监测是通过对环境水因子的监测和数据收集,并进行分析研究,以了解水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,是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的基础。
● 系统通过对自动和人工观测的区域水生态环境因子,包括河湖流量、水位、水质(理化指标),生物类(藻类等)、蒸发、土壤墒情、生物毒性等进行分析评价,评估河湖生态健康状况,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管理提供数据基础。